你的认知水平,能跳出罗振宇的“骗局”吗?

文/Windy Liu(公众号: 自言稚语)

罗振宇又被人拿出来说事了,而这次也只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是新起了个危言耸听的标题,叫《罗振宇的骗局》。

罗胖的标签,除了奸商,这会儿又多了一个骗子。可是,说他是骗子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傻子呢?

1.

看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就要看他审视问题的角度。

罗振宇的直播例会,我专门抽空去看了,想要知道他到底会如何回应“罗振宇是骗子”这件事情。

可是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听到他对这件事情有任何的辩解和反驳。

让我惊叹的反而是他对整件事情的另一番解读——

“在车上,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哥们还可以,影响力没衰减。”

“其实黑你的文章恰恰是你的影响力的测试。这么多产品,这么多行业,这么多人,人家要骂这个行业,居然只骂你,你看,这是不是就是影响力?”

“说实话,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素质了,马上我们就得想想,这个事怎么可以利用一下?”

他甚至说,因为这篇文章的刷屏,让他们在策略探讨会上突然想明白了未来公司的市场策略。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往往决定了他在做一件事情的反应,行动和结果。

就像是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如果还是过去的windows XP,那它自然会运行迟缓,常常死机。

而那篇文章里所说的知识焦虑,其实就是面对学习,认知水平上的不足所造成的。

听到了别人开始学英语了,所以你也赶紧报了一个英语班,生怕自己落后了;

看到别人京东打折买书了,所以你也马上加入屯书行列,便宜不贪白不贪;

见到别人订阅了好多个课程,所以你也急着付费购买,觉得买到了就是赚到了。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去想过,自己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平时用得到吗?

我们也没有想过,自己看书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哪些书籍是对自己有用的?

更没有思考过,那些付费的专栏,课程,到底是为了让自己涨知识,还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装深沉?

其实,不是罗振宇骗了我们,是我们自己认知太浅,道行不够,根本不懂得该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去学

2.

罗胖售卖的只是知识,却从来不是认知能力,所以不是你付费了,就能够保证你提升认知。

认知的提升,在于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应用。

如今的时代,信息严重过剩,微信,微博,各大门户,随手一抓都是大把大把的信息,信息的流通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接收速度。

很多时候,我们获得的只是无用的信息,却不是有用的知识。

而知识和信息最大的区别,就是知识可以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得到更好的结果。

就比如,当你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HR问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你也许会直接就给出一个期望的薪资。

但是,如果你掌握了“锚定策略”这个知识,那你就可以说,“我在我们年级很优秀,在实践活动中也获得了很多奖项,最近我们都在找工作。我的两位室友都已经找到了,一位最近薪资是一万一个月,另一个是一万二一个月。我相信,贵公司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价位。”

这时候,你给出了一个高锚定,同时也收获了更高的收益可能性。

正因为知识不够,认知不足,所以大部分的人不停地在追求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可当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却依然迷茫,不知无措。

这种盲目的追求其实就是一种夸父追日般的自我催眠。

如果你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真正能够对我们有帮助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新技能或者新知识,而是那些被我们反复记忆反复咀嚼并且最终被内化了的底层知识。

而根据二八定律,那部分底层知识不过只占了20%,比如批判性的逻辑思维,揭示世界本质的概率统计学,与价值观密切相关的的大历史哲学等等等等。

当你懂得了将80%的精力放在那20%的底层知识上,就站了一个更高的维度,然后通过知识的学习,以更深度的认知来构建一个普遍的认知模型,进而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耗时费力。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基于知识学习的认知提升,往往都是慢工出细活,急不来的。

3.

明确了自己要学什么,那通过知识付费来学习,提升认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如今风行的知识付费中,除了罗胖的内容专栏,还有各种知识网红的音频节目,而之后的收费社群,小密圈,分答,在行,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琳琅满目的知识付费,看得人眼花缭乱,而焦虑往往在其中扮演着 “求知心切” 的催化剂。

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一群知识付费圈的人吃饭,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报名量上不来怎么办啊?另一个人诡异地一笑,说,没关系啊,加大营销,加大宣传,再找几个名人推荐就好了。

总是有些不靠谱的人,不好好打磨课程,却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收割认知不足的智商税。

靠谱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影响力,而靠谱的知识付费,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那什么样的知识付费是靠谱的呢?

发起知识付费的人,得是个靠谱的人。 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不要看 TA 怎么说,要看 TA 怎么做,更要了解 TA 因为拥有了哪些知识,TA 具体做到了什么,达成了什么目标。

靠谱的人往往有担当,做事情有始有终,而 TA 推出的知识付费,往往也自带靠谱的属性。

这类知识付费,要能真正满足我们某方面的学习需求。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才能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从而之后的选择才会是靠谱的。

明确了目标,在选择上就限定了一定的范围,找到那些能让我们达成目标的知识付费,才会让我们最终学有所成。

靠谱的知识付费,核心本质是知识的价值。 社会节奏越快,人往往就越容易急功近利。而靠谱的知识付费,从来都不会利用焦虑感来大做文章,而是不卑不亢地展示自身价值,童叟无欺。

它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促进个人的成长,而不是承诺你能一夜暴富。那些承诺 “写作速成”,“四个月赚到一百万”、“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的付费学习,才是真正的大忽悠。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的知识付费产品,都是自由市场之下的商品交易,有人卖就会有人买,无可厚非。

选择了靠谱的知识付费,就是找到了认知升级的新大陆。而对待知识付费,我们要做的是主动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4.

知识付费之后,如何去学才是关键。

我们都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买了几个课程,订阅了几个专栏,学习了几句英语,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精进到高手的境界,结果却是被现实 “啪啪啪” 打脸。

以罗胖为代表的内容付费产品,从来都没有定位成一个拯救者,而只是标榜为助人成长的工具。知识付费,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输送的渠道,但并不保证我们付费了就能够拥有导师那般的认知高度和成功。

难道我们自己学不好,还要怪别人不应该出来卖吗?

学了感觉没用,甚至更加焦虑,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太懒,不愿意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人生没有捷径,而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学,还要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注重的是 “学”,却忽视了 “习”。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本质上来看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知识内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建立起新的连接。

所以知识,不是学了之后就自动内化的,而是需要反复琢磨,反复咀嚼,反复运用,才能形成我们大脑的一套意识自动化程序,而这就是所谓的 “学而时习之”。

就像开车的老司机,根本不用多想,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怎样打方向盘。

一直以来我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每天的反思日记,到阅读中的分享输出。有输入,就必须有输出,而且还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到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为输入得多了,输出也自然增多,以达到平衡,而输出多了,又需要大量的输入来调节这个平衡态。

只有不断维持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这种平衡态,我们才能真正从 “知道知识” 过渡到 “掌握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知识付费的缔造者,他们让我们重新重视了知识,让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 这样的观念重新被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而知识付费,就是对知识,对人才最大的尊重。知识付费,重要的不是付费,而是付费之后的 “学以致用”,其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一个好的学习者,明白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也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去学。TA 的学习,不依赖于学习的平台或者形式,也从不将自己的失败推卸到别人身上。

而所谓认知上的升级,其实就是来自于学习之后的实践,践行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继续精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效应,让我们不断迭代成长。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信息的爆炸让我们迷茫而焦虑;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付费获得有用的知识,不断进步。

而认知升级之后的你,也许会猛然发现,罗振宇的“骗局”还不够大,他其实应该提供给你更多专业更多门类更多领域的知识,从而让你在终生学习的路上有更多的选择。

凡事用心,着眼于自身,我们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真正地改变自己。

左岸记:果然是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因为会有很多人为牛人正言。挑衅的人原来心里一定想着对方会回应什么的,如果对方竟然不把自己当回事,那么他心里会很失落吧?每个人理所当然地应该为知识付费,付费的目的是能得到更好的服务,这是最有效的市场机制。但知识和其他产品又不一样,不是付了费了知识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需要内化,这个内化的过程就是致良知,要反反复复实践,知识才会转变成认知,为你服务。

评论

© 左岸读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