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你的生活,生活也会爱你

文/肖芬

80后的尾巴,已然到了奔三的年纪。在之前那几年,我经常会想,为什么我二十几年的人生要经历这么多的磨难。而现在,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还有好多事情还没做,怎么就到了这个年纪呢。

每次过年过节回家,大家齐聚在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总会聊起上一辈人吃了多少苦,吃不饱穿不暖更没办法读书,而我们这一辈的人多幸福,赶上了好时代。其实打心底里是很感恩能生在这样一个和平时代,虽然我们也一样面临很多的问题,但至少能身心健康的成长,也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在外漂泊了这么些年,都快忘记自己也是打小跟着家人去田地里干农活的,只要是不用出大力气的活,几乎都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谓是都体验得淋漓尽致。叔叔说就当这些是一种人生体验吧。说来轻松,当作人生体验固然是很宝贵,可是这些如果是生存唯一的方式,那么就只剩下艰苦了…

可能身边的人会经常听我提到我的两个姐姐,反而不怎么会谈及我的父母。10岁那年,母亲因为胃癌去世,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跟我们姐妹三人几乎没有交流,所以我的成长是跟我的两个姐姐密不可分的。

小时候她们经常会嫉妒妈妈偏心我,因此我们闹了不少矛盾。后来稍微长大一些,她们总是会说我,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说话声音很大,傻里傻气没点女孩子该有的样子,为此我们也闹了不少矛盾。再长大一些,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各自要承担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问题,互相帮助的同时也免不了互相嫌弃。一直到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和谐,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其他人的负担,所以我们都在很努力的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我是相信宿命的,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辜负时光,保持身心健康,其他的就当作是生活的点缀。很感恩我的家人,一起经历了艰难困苦,一起勇敢坚强的把难熬的日子熬出色彩斑斓来。

我一直觉得我跟上海这座城市很有缘分。

刚出校门,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上海,在这座城市曾一度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出逃,回到武汉。我以为回去后,生活会容易很多,至少有家人,有同学,有伙伴,不用一个人这么孤单。可是现实却是,在武汉我完全找不到生活的节奏,我与身边所有的人和环境都格格不入,整个人处于一片混乱中。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的思想,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无形中全方位的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而且我认可这些影响都是积极向上的,并且想要将这样一种状态维持下去。继续留在武汉的话,这种状态不可能维持。

花了几年时间养成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家里几个月就会消磨殆尽。我想回上海,可是没有人支持我,毕竟我没有学历,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能力,更没有做大事的魄力,真的很难在这人才济济的城市立足。在我纠结不知所措的时候,原上海的公司出现一些变动,领导希望我能回来。我很期待,又很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永远记得领导在跟我联系的时候跟我说,“我没办法保证你回来上海后,就一定能过得很好,以后也一定会有一个人悄悄抹眼泪的时候,但这是一个机会。” 后来我重新回到了上海。那天临走前,我依然很纠结,跟爸爸两个人在家里吃完早饭,我问他,我到底要不要回上海,爸爸说:“你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 于是我拖着行李去了火车站…

很多人说我爱笑,这应该是妈妈遗传给我的最好的基因。也有人说我性格很好,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出于真心,但这是我听到的最让我开心的评价,毕竟曾经的我自卑到走路都是低着头的,别人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让我胡思乱想很长时间。现在的我不想要去讨好任何人,也不会轻易的被其他人左右我的生活。

我知道我有一些固执,但是我希望我可以保留这份固执,因为我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已经不想要去想很远的事,这个时代发展节奏太快,不知道明天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我并不想要去感谢我过往的所有经历,因为有些事情并不是因为我自己的过错而造成,但却又不得不承担后果。那些经历都已刻到骨子里,融入血液中,我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一切,继续热爱生活,毕竟未来还很长…

评论
热度(2)

© 左岸读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