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言书语:人性本无善或恶

文/静静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一个同事推荐的,说这是老板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于是就买来看看。

这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巨著,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每个人在阐述自己的人生意义时,都精准地揭示出其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

看完后,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人性本无善与恶。

书本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证明了我们的性格和行为都能从成长环境或者是过往的经历中找到根源。

作者认为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范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

即便认知偏离了正轨,即使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会带来接二连三的错误,他们也不会改变,除非接受专业的心理学人士的指导。

正因为如此,身体残缺、被溺爱或被冷落的孩子,很容易被误导,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身体残缺的孩子始终过于关注自己的缺失而一直有无形的压力;被溺爱的孩子会认为他们的愿望就是法律,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被冷落的孩子则没有关心与互助的概念,遇到问题总会高估问题的困难程度。

把身体残缺、被溺爱和被宠爱看成是错误人生观的诱因,那自卑、抑郁、恋母、偷窃等问题则是错误人生观的直接表现。

自卑是指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不管是愤怒、泪水还是歉意,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因为自卑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就想通过一种优越感来释放自己,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他们往往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搁置一旁,而从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求优越感。

自卑的人在困难面前会表现出犹豫不定、不知所措、畏畏缩缩,而最大的退缩表现就是自杀。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个人已经放弃了解决问题;如果自杀被看作一种谴责或报复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自杀的人同样是在争取一种优越感。通过自杀的形式将责任推给别人,好像在告诉别人:“我是那么敏感、脆弱,可是你们却那么残忍地伤害我。”

一个人一旦认定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他的人生态度就会为此服务,所有的行动也会与这一目标相一致。对于自卑者而言,他们会选择最有效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得优越感,但不改变自己的处境。

对于他们,我们指出他们行动上的错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如此,行动也是必然与其相适应。

比如,那些没有足够能力的孩子,发现眼泪可以帮他争取一切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爱哭鬼”。我们称眼泪是“水性的力量”,他们是破坏和谐、支配他人的一种有效手段。

再比如,为了想要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他是班上最吵、成绩最差的学生,因为他观察到老师几乎很少注意那些上课安安静静、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学生。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不在提醒我人性本无善与恶,都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目标”,对于他而言,所有的错误行为也都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书中还通过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进行分析,解释了父母和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对孩子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实例,向读者“证明”了“善”与“恶”与其他性格一样,都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他们是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产生的结果,其实这是对另一种行为的判断:此人的行为是“为他人着想”,还是“只为自己着想”。

此书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作者没有阐述过多的理论,而是用案例来阐述个体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此前的我一直相信“人性本善”,倒也没有什么相关理论支持,只是我一厢情愿地希望这个世界善良的人比较多;而在看书的过程中,“人性本无善与恶”的想法几乎是随着一个个案例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对教育孩子有困扰或者希望有所突破的准妈妈以及妈妈们,也都可以看看此书。

左岸记:最认同人性原本自利的亚当斯密,说过:“人,无论被认为是多么自私,在他的天性中显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本性,它们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虽然他不可能从他人的幸福中得到任何其他好处。”也就是说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动物,去追究本性是善,还是恶,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打开新闻,每天都能看见丧心病狂的凶杀和温暖人心的好人好事,你说是好还是坏呢?其他它们都是人性组成的一部分。如果真要自嘲一声,那“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道出了人性的沧桑,也是觉醒。

评论
热度(2)

© 左岸读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