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与测不准原理的思考

文/若水

人心难测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第一个案例

先说一个很老的段子:一个男人领着自己的小孩在外面劈柴,由于天气寒冷,他老婆在出去的时候特意将孩子裹的严严实实,然后让他在自己不在的时候照看孩子。孩子还很小,不会说话,很乖巧的在睡觉,男人就独自开始干活。劈了一会柴,感觉越来越热,就脱掉了上衣,但是一会又出了一身汗,于是又脱了一件。在脱完衣服的时候他想,我这么热,孩子还裹的那么多,不是更热,于是把孩子的衣服也拿掉一件,最后他的上身都脱光了,孩子也只剩了一件可怜的内衣。结果可想而知,孩子被活活的冻死了。这个故事应该很多人都看到过,看的时候也许会想,这么会有这么蠢的人?我也是几年前就看过了这个段子,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因为他讲述了一个道理:自己所体会的一些感觉是不能直接照搬到身边的人身上的。因为对方在想什么,在经历什么,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样,毕竟你不是对方。

现实生活的案例

文中的案例是极端了一些,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时常在犯这样类似的错误。比如我自己肚子饿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到身边的人“应该”也饿了。这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判定的。原因也很简单,一般是参考时间规律,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要做的事情一一对应,然后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很自然的套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但是对方真的也是这样的感受么?这个是不得而知的,或许你饿的时候,对方已经吃过饭了。就像在家里吃饭,父母总是一个劲的让孩子多吃,怕孩子吃不饱,而孩子却想早点吃完出去玩耍,父母多半会说:吃那么少,能吃饱么?在他们眼中,孩子必须吃到他们所能接受的饭量才能算吃饱,而孩子能吃多少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也只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来确定而已。

换位思考

这些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案例。很多时候我们在给对方说这么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这么自私,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感受?于是我们体会到了“换位思考”这个概念。通俗的解释就是置换角色,把自己与对方的场景对换,然后思考如果是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其实这个做法是有局限性的。“换位思考”其实是个伪命题。每个人就是再怎么换位,也只能是在自己的经验与自己的思维模式下来想象自己会如何处理,如果双方的经历与思维模式相像的话,有可能会体会到对方是出于什么目的做的决定,但多半是只能基于猜测,毕竟这个场景是在自己的大脑中演示一遍而不是真实的经历。所以说:试图用“换位思考”来解决双方思路不一致的问题,不太可能达成目的。在我看来,纯粹的定势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是无限的接近某一思考模式。所以“换位思考”也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星座,属相及其他

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对人格的分类学说。很多人都试图将人类的思维模式来通过自己的理论划分,如同西方人最早对科学的划分一样,在大量的分散的思维片段中寻找规律。比如星座,属相,血型这一类的划分一样。打个比方,我是处女座的人,根据星座上的一些描述,我能发现一些与自己有些接近的性格特征,这里要强调一点:有些接近。不是完全是。只要用心的人都可以发现,所有这些的描述都是模棱两可的,没有特别明确的语言和定义。这些描述可以套用在很多人的头上,因为只要相信这样的类型划分的人,就会刻意的去对照这些描述,而不相信的人,你就是分析的再清楚他也会认为你是误打误撞的,这个有个先入为主的条件。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一些人为什么会狂热的追捧性格分析。对于我个人来说,只能把这些作为参考,而不是直接套用。有些人甚至会套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是金牛座的人,就是这样的倔脾气。真的有关系么?或许有,也只是碰巧罢了。这里不再深究,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星座也好,属相也好,血型也好,用这些来做思维方式的划分或者性格的划分,其实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

“我这是对你好”的谬论

既然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那么这句“我这是对你好”就无法成立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都认为自己做的选择是在为对方着想,而最终双方都无法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当我们没有与对方商议而直接做了与对方有利害关系的决定的时候,如果结局是好的话,对方有可能会接受(有很多就是好的结局对方也不接受),只要结局没有达到对方的设想的结果,冲突在所难免。听起来好像比较绕口。做上面的这个分析我个人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自作主张!特别是关系到别人的切身利益的时候,更不能想当然的处理问题。当我们依靠自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思维模式做的认为是对对方好的事情的时候,对方也会这样考虑么?也会按照我们提供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么?只能有一半的把握而已。所以不要老是把这句“我是为你好”挂在嘴上,如果真的是为对方好,就应该尊重对方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做出结果强迫对方接受。

看似是结论

通过繁琐的文字表达,我自己也不知是否阐明了问题。这里用我自己认为精炼一些的语言做以总结性叙述:

一.自己所体会的一些感觉是不能直接照搬到身边的人身上的。因为对方在想什么,在经历什么,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样,毕竟你不是对方。

二.纯粹的定势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是无限的接近某一思维模式。所以“换位思考”也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星座也好,属相也好,血型也好,用这些来做思维方式的划分或者性格的划分,其实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

四.关系到别人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不能想当然的处理问题。当我们依靠自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思维模式做的认为是对对方好的事情的时候,对方只有50%的几率接受你的做法。

一点建议

通过上面的几条结论,我谈谈个人的一点偏执的建议:

第一个: 不要经常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是为对方好的举动,而是尽量少做对对方不好的事情;

第二个: 确实必须要做类似的决定的时候,最好还是提前告知并征得对方的同意;

第三个: 可以试图去猜测对方的感受,但不要把自己设想的结果就直接作为事实来陈述。

第四个: 当对方信誓旦旦的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这个结果影响,因为他所说的只是他的感受而已,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左岸记:

测不准原理是旧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恰当的说法应该是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和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物质本身的不确定,后者是人类观察的极限。

有的时候,观察者的存在会产生非常令人震惊的效果。

Leland Ossian Howard曾于1886年在Science上发表自己观察到的“螳螂吃夫”现象:“把它们放在罐子里的时候,交配后的雄螳螂会尝试着逃跑。可是几分钟之内,它就会被雌螳螂捉住。雌螳螂会先扯下雄螳螂的头吃掉,然后是胫节,而后是大腿……看起来,如果一个雄螳螂最终竟然能从此螳螂那里逃脱的话,几乎是天赐的好运。”

可是,后来的广泛调查发现,这个流传了近百年的“令人震惊”的“事实”,是“观察者效应”造成的。在自然界中,交配之后螳螂吃夫的现象几乎不存在。而雌螳螂把雄螳螂吃掉的原因更可能是观察者在场而引起雌螳螂紧张,误以为雄螳螂是敌人才造成的。

不确定性原理实在是命理学的金科玉律,它充分揭露了命运的奥秘。微观的个体虽然难以测量,但是透过宏观的观察与概率和统计学系统的描述,仍然能够对个体产生有意义的行为影响。

如果有某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非常高,高到人力不容易改变它的程度,那我们一定可以对这个结果做出清晰、准确的预测,则预知未来就不是迷信,而是科学。如果还存在一种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和力量存在,它们在一组可能发生的结果里做出的选择也是我们人力不容易改变的,则它也有可能可以被预测。除此之外,很多的结果都不是那么确定,是我们人力可以施加影响,做出抉择,而加以改变的。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预见,尤其是对大量细节的预见,既不容易准确,也不那么清晰了。

评论

© 左岸读书 | Powered by LOFTER